男生用肌桶女生的软件大全 耕地减少的原因较多,其中有两点需要提及。一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导致的耕地减少。从“二调”到“三调”,全国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由4.31亿亩增加到5.3亿亩,增加了9850万亩,也即增长了22.9%,交通运输用地增加了20.3%,这其中就包括占用部分耕地;二是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二调”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有8474万亩耕地位于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还有6471万亩耕地位于25度以上陡坡。这些耕地有相当部分需要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从2009年到2019年,全国林地增加了11.9%,也包含了退耕还林的成果。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2022年6月8日14:00-20:00到过该地点的人员,立即主动向居住地所在社区(村)、工作单位、居住酒店报告。
福建省就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土壤酸化问题。翁伯琦介绍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2015年公布的2005~2014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基础养分数据显示,福建省在南方各省份中平均土壤ph值最低,仅为5.36,大部分农地土壤ph值在5.5以下,约占74%的耕地面积。福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高温多雨。一般而言,当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土壤中可以发生淋溶过程,即土壤中可溶性物质随水沿土壤剖面向下迁移,或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降雨中含有的h 或土壤中产生的h 很容易与土壤反应,同时土壤中的酸缓冲物质也会在淋溶过程中随水迁移,导致酸缓冲物质不断消耗,土壤的酸碱平衡被破坏而逐渐表现为酸性。另外,福建资源丰富,农林业生产潜力大,是经济作物的主产区,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近年来,肥料(化肥)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尤其是氮肥的施用量明显增加,这也大大加速了土壤酸化进程。
而土壤盐碱化问题主要发生在中国北方。李保国自1980年代读博士时就开始研究土壤盐碱化问题,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北方的河边上,低洼的地区,都是盐碱地。从东北开始,一直到南方,过了淮河,就基本上没有盐碱地了。”
本报记者 詹婉心 【编辑:詹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