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挺进入图>> 近期,美方除了“小动作”频频之外,还进行了一些军事方面的“大动作”。当辽宁舰航母编队正在台湾外海以东菲律宾海域进行例行训练时,美国的“林肯号”“里根号”,以及日本的准航母“出云号”也出现在该海域。四大航母战斗群在该海域的“同框”立即引起各方关注。
据悉,《当代作家评论》密切关注当代创作和文学现象,是考察了解中国当代作家、作品与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的重要读本。林建法生前认为,杂志要做的就是搭建多种多样的平台,为批评家的发声创造机会,也为他们与作家的交流提供渠道。
央视3·15晚会曝光当日,涉事企业全部被责令停工停产。3月16日起,岳阳市市场监督、农业、公安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全市腌制酸菜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对市场上的腌制酸菜产品开展全面溯源调查。
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建法老师的固执是作为一种个性被大家认同的,因为他的固执里包含着他非常坚定的文学观念。他没什么私心,只是有一些看法形成之后,你很难改变他。何况,他的许多看法,确是灼见。比如,尤凤伟的长篇小说《中国一九五七》,还在手稿阶段,他看了就为之叫好,马上帮他张罗改稿座谈会、评论小辑;莫言的《檀香刑》、格非的《人面桃花》刚面世,他就意识到这是作家本人的重要转型,很快就组织了这些作品的评论专辑;他在杂志上和王尧教授等人合作,创设“小说家讲坛”“诗人讲坛”,编发小说家、诗人的演讲稿,这些文字,保留着口语风格,与固有的严谨、规范的评论文章大不相同,使刊物的文风不再是板着同一副脸孔,而这些讲稿,反而成了引用率最高的一类文章;他很喜欢于坚的诗和诗论,不仅组了不少文章重点研究他,《当代作家评论》一度还成了最关注当代诗人的理论刊物。他主持了二十多年的《当代作家评论》,一直是文学评论界的重镇,不仅培养了大批文学批评家,更是极大地塑造了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学面貌。一个作家刚刚起步,或者一部作品甫一发表,还未有人作出权威研究,无所依凭,这时该如何定位和评价,是很考验一个评论刊物主编的艺术勇气的,他不仅自己要读,还要有敏锐的直觉,才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
本报记者 林志杰 【编辑:林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