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借助了中部崛起战略的东风,同时对中部地区整体发展也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曹允春分析说,目前这17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相对均衡地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中南、华东、西南六大片区,临空区所在城市本身也是区域中心,叠加临空优势,更能起到激活整个区域发展的引擎作用。
就在卡萨达为“航空大都市”理念呼吁奔走的上世纪90年代,地球另一端的迪拜正在筹建以国际机场为原点的“世界中心”航空城,位于东八区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于1993年突破了10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掀开了中国临空经济发展的序幕。而在与美国隔大西洋相望的西欧,“海上马车夫”荷兰再次抓住航空运输带来的发展先机,建成了世界首座经过规划设计的航空大都市——史基浦机场航空城。
本报记者 赖志文 【编辑:赖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