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小说>> 与此同时,不断持续的拉尼娜现象影响了东亚夏季风的建立和中国的雨季进程,导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华南前汛期和西南雨季开始时间偏早,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入梅也偏早,因此导致副高位置更容易偏北,这意味着副高将更大范围地覆盖、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区域。
其次,去年郑州特大暴雨给我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防灾救灾减灾敲响了警钟。今年的高温干旱导致的用电紧张和限电,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是否需要重新规划和完善新旧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位置?现行的以跨区域输电为目的的特高压大电网是否适应未来极端天气和新能源的需求?如何加快推进电力的市场化改革?如何更好更高效率地匹配发电大省和用电大省之间的供需?
南方则屡屡出现大旱,比如2006年、2011年、2013年、2019年、2022年,长江流域多次发生旱灾,不少断面出现百年一遇的低水位,鄱阳湖、洞庭湖等地区都出现历年罕见的干旱。
2003年夏季的欧洲热浪,2005年登陆美国的卡特里那飓风,2008年初中国南方冰冻雨雪灾害,2009年至2010年中国西南的跨年大旱,2010年6月至8月席卷全球的北半球高温热浪与南半球低温,2012年7月21日的北京暴雨,2020年的加州山火,2021年7月的郑州暴雨,2021年的澳大利亚山火,2022年夏季再一次全球热浪、干旱、洪水……越来越多发的极端天气,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惨重的灾难。
本报记者 吴慧合 【编辑:吴慧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