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8.浮力影|新版app地址下载-利来老牌

四川6月18日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例

发布时间:2022-09-27 18:40:12

1488.浮力影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中新经纬,不必过于担心美联储加息,美联储加息缩表主要是为了应对美国高通胀,对于a股市场影响并不大。

  耕地转化成林地和园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有一部分耕地,包括25度以上坡耕地,转变成林地了,当然有一些地方擅自扩大了,退耕还林的范围、规模扩大了,当然这只是少数,大部分退耕还林应该是政策性调整,是为了推进生态建设;第二,这些年我们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在这种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把供给侧改革理解为单纯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为种粮肯定没有种果树那么挣钱,受利益的驱使,有些把耕地转换成了园地;第三个是土地用途管制监管不严。中国实行的是土地用途管制,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管得比较严,而农用地又分耕地、林地、牧草地等,跟耕地转换成建设用地不一样,农用地之间转换相对容易一点,而且林地和园地也有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功能,种粮是食物安全,种果树、养殖也是食物安全,不太好监管

  袁承程、刘黎明等研究者从耕地变化动态度分析发现,2009~2018年间,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以及新疆等地年均耕地变化动态度较大,其中北京耕地变化动态度最高,为0.6294%,“这说明北京市耕地变化较为剧烈”。在这6个省(市、区)中,北京、天津、重庆耕地大幅减少,而上海、广东和新疆耕地变化动态度大幅度增加。2010年以前,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被认为是中国耕地流失最为严重的地方,但是近10年以来,中部地区已成为中国耕地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而广东和上海的耕地面积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度增加。

  在2021年8月26日召开的公布“三调”主要数据成果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广华,曾对过去10年耕地减少情况进行解释:“在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落实了占补平衡的情况下,耕地地类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国土绿化。”王广华进一步解释说,从过去10年间的地类转换情况看,既有耕地流向林地、园地等地类情况,也有林地、园地等流向耕地情况,其中耕地净流向林地1.12亿亩,净流向园地0.63亿亩;在耕地流向园地等农用地中,有的破坏了耕作层,有的没有破坏;全国共有8700多万亩即可恢复为耕地的农用地,还有1.66亿亩可以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为耕地的农用地,但要付出必要的成本。

  本报记者 李允郁 【编辑:李允郁 】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