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来老牌

63岁肖亚庆落马:中铝出身 曾在多部委任职“一把手”

发布时间:2022-10-08 16:38:41

<>  中国新闻周刊:在经济的考量下,很多农民选择种经济作物,耕地非粮化现象很严重,这是农民的一笔经济账,农民种粮不挣钱,积极性如何保证

  实际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农业部2015年就施行了化肥和农药使用减量行动计划,当时提出来到2020年化肥使用要实现零增长,实际上我们提前实现了这个目标。2015年以来化肥使用的总量和使用的强度都在不断下降,我看了一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的化肥使用量(折纯量)是5984.4万吨,2020年下降到5250.7万吨,下降了12.3%,应该说在化肥减量增效方面我们还是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下一步应该要分区分类分阶段推进,实行双减双控,分类就是按不同的农产品减量增效,不同的地区也不一样,双减双控就是不仅化肥使用的总量和强度要减少,而且要实行总量控制和强度控制

  魏后凯:美国、加拿大以及南美一些国家,他们土地很多,欧洲某些国家的人均耕地比我国也高多了。荷兰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有两个方面,我曾经到那边调研过,他们农村的用地规定很严格,包括农房也不能随便建设和转做他用,法律规定很严格,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的土地用途管制;第二个是提高土地的经营效率,荷兰是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产业,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但是这些国家跟中国不一样,它们很小,不像中国一定要保粮食安全,它随便进口一些粮食就够了,它对粮食安全不像我们那么要求。我国粮食安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不自己保,国外不可能给你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消费量太大了。

  袁承程、刘黎明等研究者从耕地变化动态度分析发现,2009~2018年间,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以及新疆等地年均耕地变化动态度较大,其中北京耕地变化动态度最高,为0.6294%,“这说明北京市耕地变化较为剧烈”。在这6个省(市、区)中,北京、天津、重庆耕地大幅减少,而上海、广东和新疆耕地变化动态度大幅度增加。2010年以前,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被认为是中国耕地流失最为严重的地方,但是近10年以来,中部地区已成为中国耕地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而广东和上海的耕地面积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度增加。 

  本报记者 谢欢岳 【编辑:谢欢岳 】

  

作者最新文章
  • 2022-10-08 17:14:49
  • 2022-10-08 11:03:17
  • 2022-10-08 17:02:124:44
  • 2022-10-08 09:11:50
  • 2022-10-08 16:46:10
  • 2022-10-08 13:16:48

作者相关文章
  • 2022-10-08 15:54:57
  • 2022-10-08 13:30:02
  • 2022-10-08 10:28:244:44
  • 2022-10-08 16:53:35
  • 2022-10-08 15:27:46
  • 2022-10-08 16:44:16

baidu 京icp证030173号
返回顶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