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蒂回忆,2020年初疫情过后,出现过一次咖啡师离职的高峰。“一方面源于长期居家对身心的影响;另一方面,消费习惯改变让咖啡师出现技能冗余,不一定适合消费降级后的市场需求。”王振东分析说,上海本身就是咖啡文化的培养地和输出地,咖啡师去到其他城市,相当于把在上海获得的技能、经验和供应链资源传播到各地,但其文化输出的根基仍在上
4月底,住在上海静安区的90后媒体人苏凯拉突然发现,小区附近的一家便利店终于“上线”了。重度依赖便利店的苏凯拉在经历近30天的居家封控后,仿佛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疫情前,每次下班到家几乎都是深夜,街角亮着灯的便利店成了苏凯拉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7-eleven的关东煮,喜士多的小食,罗森的饭团和全家的便当,顺路就能买到一餐美味和其他生活所需物品。
“疫情可控以后,专项垃圾就在走下坡路。”徐浦基地负责人杨青青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些专项垃圾主要是来自于封控区的生活垃圾。专项垃圾处置量的单日峰值曾出现在4月25日,达到900吨,6月2日这天的统计数据显示,已经降至165吨。
本报记者 谢珊宪 【编辑:谢珊宪 】